心理治疗也要用AI了?生成式心理治疗AI实验结果出炉,未来可期!

8 0 2025-04-03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也是导致自杀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我国已有超过9500万人罹患抑郁症。抑郁症高发病率、高临床治愈率、高复发率等特点,已经成为精神心理疾病临床诊疗的一项巨大挑战。


然而,随着ChatGPT问世、DeepSeek爆火,AI技术普及开始加速,越来越多人接触到AI这项新事物中,各种AI机器人也应运而生。一些企业和学者也开始将AI应用到心理治疗当中。


1423.jpg


相比人类心理治疗师,AI更容易训练,且有着更好的依从性,长期成本也较低,而且比起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人与AI对话带来的羞耻感更低,这一优势让AI心理治疗师有了一定“就业”前景。


近日,达特茅斯学院盖泽尔医学院的精神病学研究人员和心理学家团队宣称,已经开发出一款名为“Therabot”的AI,试验结果表明,该AI的效果与人类心理治疗师相当。


论文第一作者、达特茅斯学院精神病学家 Michael Heinz 提到,在选择训练数据集时,团队曾考虑过使用心理治疗相关的论坛对话,以及数千小时真实心理治疗师会话记录,但最终发现,很多对话都存在着像“嗯嗯”、“继续说下去”等刻板、无意义的交流。于是,团队开始构建一个基于循证实践的定制数据集,并将其整合到大语言模型中。


“我们希望构建一个能给出个性化且合理的建议的AI治疗机器人。”Michael Heinz 说。


“Therabot”诞生后,研究团队很快为其开展了一项为期8周的临床对照试验,并招募了210名患有重度抑郁症,或广泛性焦虑障碍,或饮食障碍的志愿者参与测试,其中一半人使用“Therabot”AI进行治疗,另一半则作为对照组,试验期间不提供AI治疗方案。试验组平均每天发送约10条信息,以回复AI的提问,或者主动向AI进行咨询。


8周后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减轻了51%,焦虑症患者的症状减轻了31%,饮食障碍患者的症状减轻了19%。团队指出,虽然调查问卷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但仍然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


论文作者 Nick Jacobson 表示,试验组展现出的效果与人类心理治疗师16小时的治疗效果相当,但“Therabot”达成此效果仅用了一半的时间,且用户参与度也比人类心理治疗师更高。


西蒙弗雷泽大学健康伦理学助理教授 Jean-Christophe Bélisle-Pipon 认为,虽然就结果来看,“Therabot”表现得非常优秀,但鉴于临床试验与实际应用的区别,想要大规模应用,要走的路还很长。


Nick Jacobson 也同意此观点,因为在试验初期,他亲自监督着所有AI接收、生成的信息(志愿者已知且同意此行为),防止AI做出不适当的回应,如果要大规模应用,监督信息所耗费的人力将相当巨大。


“就目前看来,人们仍然会继续使用那些免费的非医疗用的AI聊天机器人(比如DeepSeek或ChatGPT),它们既可以满足日常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心理健康指导。”Bélisle-Pipon 说。

医院概况 科室一览 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